为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新形势下党员、团员发展和教育工作要求,严把党员、团员发展的“思想关”“入口关”,确保发展质量。按照学校党委工作部署,5月7日下午,学校于图书馆报告厅举办党校第二十三期党员发展对象、团校第六期入团积极分子培训班开班仪式暨专题报告会。学校校长张兴海,党委书记、党校校长柳轶,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李曼以及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组织员,纪检委员,党支部书记,团委书记,党委各部门工作人员以及818名学员参加开班仪式。



会议由校团委书记、党校办公室主任寇雅楠主持。她强调,党校、团校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将两个班次合并培训,既是落实“党管青年”原则的生动实践,也是推动党团一体化建设的创新探索。本次培训班采用“理论学习+实践锻炼+综合考核”模式,通过整合优质资源提升培训效能。内容设计以“思想同源、成长同路、实践同行”为培养主线,一是坚持思想铸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通过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等核心课程筑牢思想根基。同时,邀请学校校长作“建设福祉特色大学,培养福祉人才”专题报告,培养学员率先成为福祉精神的践行者。二是坚持党团协同育人,党校侧重学习“党史、党章”,团校侧重学习“团史、团纪”,帮助学员在党团历史的传承中找准定位,在纪律规矩的学习中明晰底线。三是搭建互学互鉴的平台,在研讨交流、实践参观环节中,党员发展对象发挥表率作用,入团积极分子主动对标看齐,共同在校园里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风尚。培训最后将通过结业考试检验理论学习成效,确保培训“入脑、入心、入行”。
开班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



开班仪式后,学校校长张兴海以《建设福社特色大学 培养福祉人才》为主题作专题报告。张校长围绕“福祉的内涵本质”“福祉的发展脉络及时代价值”“学校以福祉为特色的办学逻辑与人才培养定位”“福祉特色建设的实施路径”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阐释,系统解读了“福祉”作为个体美好生活向往、精神需求满足与社会发展追求的多维内涵。报告不仅深化了学员们对学校福祉特色办学体系的认知,更从实践层面为人文青年践行福祉理念、涵养福祉素养勾勒出清晰的行动路径,让“福祉”理念与每个人的成长追求产生了深刻的现实联结。



专题培训第二讲由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仲海涛教授作题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专题报告。仲教授系统讲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入剖析了党的作风建设的内涵要义,就深刻认识开展此次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当前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存在的问题,如何切实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落实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报告内容详实、分析透彻,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深刻的见解,不仅是全体党务干部和学员提升思想觉悟的一次宝贵学习机会,也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作风保障。

本期培训班为期 14 天,学员将系统开展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自学环节聚焦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团十九大、团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及 2025 年全国两会精神,同步研读省委书记推荐的《先生向北》。专题授课围绕政治理论教育、作风纪律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内容,通过系统化理论阐释与案例剖析,引导学员筑牢信仰根基,从思想层面扣好“第一粒扣子”。实践教学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资源,通过现场观摩、情景教学等方式,促进学员拓宽知识视野、完善知识结构。
培训班的举办切实增强了党团组织在青年思想政治引领中的协同育人实效,学员们将以此次培训为成长新起点,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信仰、锤炼党性、增长才干的实际行动,让个人成长与学校“建设福祉特色大学”的目标同频共振,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而行,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来源: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