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志愿服务 | 情暖三月,人文学子以行动续写新时代雷锋故事

【来源:团委 | 发布日期:2025-03-05 】

三月,春意渐浓,雷锋精神如暖流般在校园内外传递。在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第26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到来之际,为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充分展示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全校各级团组织、志愿者协会组织策划内容丰富、务实有效、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将学雷锋主题学习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融合。通过开展理论宣讲活动、普法宣传行动、扶老助残行动、生态环保行动以及常态化开展“我为同学做实事”系列活动,让雷锋精神在广大青年心中落地生根,在志愿服务的浪潮中展现青春作为。

以交流促合作

推动学校志愿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3月4日下午,我校参加了由吉林省联青志愿者协会主办的“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听见·志愿服务”对话交流活动。本次活动汇聚省内相关职能机构、社会组织、大学院校、社区商企等,聚焦社会组织在志愿服务中面临的瓶颈与需求,搭建跨界对话交流与成效实战平台,凝聚更多共识与行动,互助互利共尽社会责任。我校团委书记寇雅楠、副书记蒋丹、美术与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栗微、护理福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甄献浩以及部分学院团委书记和学生志愿者一行14人共同参加活动。

交流中,校团委书记寇雅楠分享了学校在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方面的经验与成果。她向在场参与者介绍了学校坚持以建成国内具有人文福祉特色的一流应用型大学为发展目标,始终把志愿服务工作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持续打造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引领的“一院一品”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尤其在福祉和艺术方面成果显著,重点聚焦“一老一小”,形成了以休闲康养、康复治疗为主的公益项目;创新“艺术+公益”模式,通过研发公益美术课程、青年创意力量助力吉地品牌创新、开展环保公益项目等方式,将艺术与公益深度融合;通过推广东北秧歌、宣讲红色故事等,助力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同时,她也提出了当前志愿服务工作面临的瓶颈与需求,如项目特色与专业结合的深化、志愿者培训与能力建设、服务领域的拓展等。未来将继续把社会需求与专业能力紧密结合,不断完善志愿服务体系,积极拓展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企业的交流合作,推动学校志愿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

3月5日上午,我校参加了“用心倾听 用爱照亮——助盲就医 我们在行动”助盲就医志愿服务座谈会。吉林省盲人协会主席王琦、吉大一院社会公益部主任刘芳、长春人文学院校团委书记寇雅楠以及青年先锋志愿者协会、吉大一院神经肿瘤外科、医学发展和医学援助基金会相关负责人就如何更好解决视障群体就医难题、助推“助盲就医”项目长效化发展展开交流。

会上,校团委书记寇雅楠对省盲协和吉大一院搭建的优质平台以及提供的专业引领、培训指导和对志愿者的关爱呵护表示感谢。她表示,参与此项志愿服务是我校共青团落实学校建设具有人文福祉特色的一流应用型大学发展目标的生动育人实践,志愿者们拓宽了服务领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提高了社会服务能力。未来将通过不断优化志愿者的招募机制、提升志愿者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等方面,携手各方力量共同推动项目发展,为视障群体照亮就医之路。省盲协、吉大一院以及视障患者对我校所提供的帮助和支持表示感谢,并对志愿者的专业素养及出色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扬。

我校“助盲就医”项目负责人侯春燕同学分享了自己的实践感悟与思考。在就医服务模式方面,针对盲人在就医过程中面临的医院环境复杂、流程繁琐、信息获取困难等问题,他们采取全程式陪伴服务,提前了解医院结构和患者信息,承担“导诊员”、“沟通者”和“情绪支持者”三重角色,从预约挂号到检查、取药全程陪同并提供必要帮助。在志愿者成长方面,通过“培训+实践+反思”机制推动志愿者成长,许多志愿者实现了从“热心”到“专业”的蜕变。自去年10月份项目启动以来,已有26名志愿者累计服务13名患者,志愿服务时长104小时。当握着盲人朋友的手,穿过拥挤的候诊区时;当他们笑着说“有你们在,我很安心”的时候,青年志愿者们真切感受到:“真正的光明,不在于眼睛所见,而在于心灵所感。”当青年力量也能够助力增进视障人士福祉,助盲就医的意义已经远超出就医本身。

“三月春风暖,青春志愿行”

——传媒学院师生赴信家村

开展学雷锋公益活动

3月2日,传媒学院韩松娟老师带领青年志愿者团队赴双阳区鹿乡镇信家村,开展 “三月春风暖,青春志愿行”学雷锋公益活动。活动紧扣弘扬雷锋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三大主题,用雷锋精神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活动伊始,全体人员参观“抗美援朝老兵故事移动纪念馆”。在柏合志愿服务团队与新家村的悉心筹备下,三位抗美援朝老兵亲临现场,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堂触动心灵的思政大课。老兵们深情讲述着战场上的浴血奋战,那些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让与会师生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段烽火岁月。在 “我用雷锋精神暖老兵” 环节,师生们深切体悟到老兵们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和生死与共的深厚战友情谊,红色基因在交流互动中悄然传承。

信家村文化馆内热闹非凡,一场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文艺联欢会精彩上演,老兵及其家属、乡村群众、志愿者欢聚一堂,各展才艺。我校师生与吉林农业大学的同学们携手合作,以“你尽忠,我尽孝” 为主题带来了饱含深情的朗诵《百孝篇》,将中华民族传统孝道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赢得阵阵掌声;传媒学院丁炜家同学的诗朗诵《军礼》用激昂有力的声音生动展现了军礼背后抗战老兵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与热爱。丁炜家同学感慨道:“军礼不只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精神传承。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演绎,让更多人感受到这份精神力量。”

此次活动搭建起高校与乡村沟通的桥梁,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活力,让雷锋精神深深扎根于青年心中。同学们表示要将雷锋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以实际行动诠释青春使命,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

美术与设计学院携手雷锋小学

共绘雷锋精神新画卷

开启实践合作新篇章

3月4日,美术与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栗微带领党员师生参加雷锋小学“赓续雷锋精神 传递大爱力量”主题活动。师生们参观了雷锋小学的德育阵地、道德银行、雷锋书屋、红色教育展馆以及爱心诚信超市等场所,每一处都独具匠心,不仅展示了雷锋小学在德育方面的深厚底蕴,也让大家感受到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命力。随后,美术与设计学院“艺心公益”志愿服务团队的同学们为雷锋小学的师生捐赠了一批原创手绘装饰扇、民俗特色手绘摆件,这些作品是同学们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在课余时间精心创作而成的,融合了吉祥图案与传统文化元素,不仅是对雷锋精神的致敬,更是对福祉理念在教育实践中的生动诠释。

双方还就共建学生就业实习基地进行深入交流。雷锋小学校长对我院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创新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达了建立实习基地的意愿。

(来源: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