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会生活部 陈乐笑

创新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不断拓展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认知与行为的过程和结果的活动。无论在哪里,创新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行为活动。
作为一名学生干部,争做创新型青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工作上,制定新的工作制度,改进低效率、低质量的工作内容。我们应当牢牢的把创新理念渗透到工作的每一个方面,让我们能够将工作不断创新,贡献自己的新思想。
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唯有不断的拓宽自己的新思路,寻找新方法,才能将工作与学习落实到实处。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坚持创新理念,把工作落实到自身,争做创新型青年,从我做起。
学生会宣传部 刘庭婷

说到创新,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吧,古时候鲁国有一对擅长织麻鞋,纺白绢的夫妇,他们想搬到越国住居。有人听说这件事后,劝他们说:“越人赤脚披发,没有穿鞋、戴头巾的习惯,如果你们定居那里,一定会穷困不堪。"鲁国夫妇心想,正因此我们才有这一想法,因而,没有因别人的劝止而动摇迁往越国的决心,毅然决然地搬到了越国。在越国,他们艰苦开拓,终于改变了越人的习惯,产品有了广阔的市场。他们也因此成为富豪。由此可见,创新是人获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聪明的人只会抓住创新的机会,而其它只会盲目的跟风。就比如,这个农民种苹果赚了钱,结果其它农民看到了就纷纷去种植苹果,导致苹果降价了。如果同样的一件事情放在犹太人身上,事情并不会这样发展,他们会去种植其它水果,实现共同赢利。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21世纪里,所有的事物都在迅猛的发生着变化,也诞生了许多新生事物。李嘉诚说过:一个新生事物出现,只有5%的人知道时赶紧做,这就是机会,当超过50%的人知道时,你看都不用去看了。许多人输就输在了对新生事物的看法,这样就错过了许多创造新生事物的机会,跟不上时代创新的步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学、商业、政治都需要创新,创新能为事物发展注入动力,能为事业注入生机,能为人生注入生命,总之它是成功的源泉。
学生会文艺部 方一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生活质量和品质有了一定追求。如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时时都在讲创新,创新也成为现在世界上的高频词汇,在我看来最简单的理解创新就是,说别人没说过的话叫创新,做别人没做过的事叫创新,想别人没想的东西叫创新。我们有的东西之所以叫它创新,就是因为它改善了我们的工作质量,改善了我们生活质量,有的是因为它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有的是因为它巩固了我们的竞争地位,有的是对我们经济,对社会、对技术产生了根本影响,这叫创新。
创新的关键在于人,人才是关键。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创新是我们完全可以触及到的。例如我所在的文艺部,文艺部的主要职能是负责统筹各种大型文艺活动,那么在活动中就可以添加一些更积极更向上更正能量的环节,不断跟随时代潮流让活动在创新中得到更好的诠释。我们的负责人也曾多次强调加强团学建设并且对活动要有着新颖的点子,这是我们在工作上的创新。在学习中,稍微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可能会加深你的记忆力,这是学习上的创新。对于个人,改变自己的坏习惯是一次创新,因为在我看来,既然现在已经突破了,对我来说就是一次创新。
由此看来,创新不一定是高科技,它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生来是平凡的人,但是我们绝不是平庸的人,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我们要时刻跟紧党的指导思想,时刻跟紧党的目标,实践到日常生活中,一步一个脚印,争做新时代创新型青年。
文艺部(礼仪队)张宁

在18号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青联十三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七大的会议上,给广大青年一封贺信,信中夸赞了青年,还提出了要让青年坚持跟党走、奋进新时代,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当今时代是以知识资源为基础、以创新能力为决定力量的众创时代,青年人肩负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使命。所以我们要跟随党和国家的号召,跟随时代的潮流,成为一名创新型人才。
作为青年的我们,要怎么样成为一名创新型人才呢?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创新首先要找到兴趣点,并以之为驱动力,才能坚持不懈、攻坚克难。其次,创新需要批判反思的思维方式。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的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努力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我们还要要刻苦学习,努力探索,注重实践,养成勤于动脑,勤于动手的好习惯;要敢于向传统挑战,向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要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各位青年为成为创新型人才而努力奋斗吧!
学生会体育部 姚家祎

我们作为当代新青年,要勇于创新创造,锻炼干事创业的能力。创新离不开实干,创新最终是要落脚在干事创业上。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出不穷,为青年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的前列。新时代优秀青年人才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把个人梦植根于伟大的中国梦,为人民多作贡献。每个人都在追寻自己的理想,我们更应该不畏艰辛,让青春在行动中闪光以创造为动力,争做创新型青年。
青马协会秘书处 魏嘉莉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广大青年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肩负使命、锐意创新,充分展现青年人的抱负和激情。”青年是最具创新热情和创新潜能的群体,是推动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有着不可估量的发展和创新能力。
青年应该勇于担当,敢于超越前人,敢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要有解放的思想、与时俱进的魄力;要有敢为人先、超越前人的锐气;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要有探索真知、求真务实的态度;在创新的道路上焕发出更加夺目的青春光彩,真正成为时代先锋,发出时代青年的最强音。
青年应勇于创新实践,在实干中坚持不懈,演绎新时代的传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新一代的青年应有意识地培养和磨练自己的创新意识,建立以创新为基点的思维理念和工作方法,在夯实基础、做好传承的同时,以创新鼓舞心志,以创新指导实践,以创新引领未来。
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丰富自我内涵,提升自我素养,在实际工作生活中脚踏实地,大胆创新,把创新精神作为自我成长和前进动力,为推动社会创新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时代需要青年奋发有为,国家需要青年开拓创新,今天的中国正处在历史变革的关键时期,正在向着百年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前进,在这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历史节点,我们青年一代应该树立雄心壮志,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在创新发展中有所作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做出应有贡献。
青马协会学研部 周子月

创新历来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从甲骨文出现时的文字语言创新到如今的5G时代科技变革,创新绵延了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并且还会一直延续。
昨天我很巧合的听了一篇英语听力,内容也是有关于创新。作者很具有创新性的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她说许多人认为创新只是创造新东西,但实际上它不止于此。创新并不意味着成堆的文件或是产品。这些更实际的东西。更重要的它是做事的态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全球巨头宝洁公司就是典型的创新的代名词,我们以他的“企业创新基金”为例,宝洁公司为员工成功的高风险创意提供巨额报,这引发了公司的员工自主地从日常工作中抽出数周的时间花在与创新机构的互动上。
我认为这种观点在我们青年大学生上也同样适用。创新精神需要有属于我们自己态度、意识和方法。首先,创新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这是基础。否则空谈创新是毫无意义的,那只能叫做空想。其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不盲从,大胆想象。创新型思维一定是与众不同的,倘若人云亦云,那么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四大发明、火车电灯这些造福于人类的发明创造。最后,提高动手能力,敢于实践,格物致知。仅仅是创新的想法并不能确保成功,当你找到需要质疑的东西时,你需要用你的实践能力去验证它,看看它是否与实际事项符合的,你的创新性思维是否是正确的。创新除非有可重复的过程可以把灵感转化为结果,否则是无意义的。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把创新牢记于心,脚踏实地,丰富自己,积极实践,这样才能真真正正的成为一名创新性青年!
青马协会实践部 宁悦含

2020年,青年人正面临着快速成长与行业竞争压力的双重挑战。青年正当时,创新无止境。青年是家庭的未来,国家的未来,时代的未来,每一个青年人的发展和成长关系着每一个家庭细胞的成长,也关系着创新基因能否在时代浪潮中不断流行。如何面对未来的挑战与机遇,是当下每一个时代的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那么身为青年的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去做呢?从实际出发谈创新呢?创新精神需要自己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不能凭空捏造,那就不叫创新了,叫空想。所以培养创新精神的第一步是大量的摄入知识。阅读书籍文章,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第二,培养创新精神需要具备质疑的能力,当自己的阅读量达到一定的时候,就需要开始质疑了。不满足于书本的内容,不轻易相信书本的结论,可以自己动手验证。这就到第三步了,实践能力。当你找到需要质疑的东西时,你需要用你的实践能力去验证它,这个步骤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需要很多物质条件很缜密的科学思维。最后也是贯穿于学习过程始终的一个精神就是观察,无论是从事科学研究还是经营,都需要有准确细致的观察,也许答案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而科技创新作为驱动国民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将同步驱使青年人的创新之路更加通畅。相遇莫问前路,告别勿念归途。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新的道路前进”!
青马协会宣传部 李卓忱

时间是标注前进步伐的刻度,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到十八大强调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了中国理念,写下了中国探索,塑造了中国精神,铸造了中国品格。创新的人不会死守传统,更不会盲从他人,凡事都喜欢自己动脑筋,喜欢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他们思想开放、不拘小节、兴趣广泛、好奇心重、喜欢标新立异,最爱别出心裁。他们敢为天下先,敢走别人没走过的路,敢在竞争中拼抢先机。
中华民族从来都是乐于创新、勇于创新的民族。从燧人钻木取火到四大发明的贡献,从“两弹一星”的问世到神舟七号的飞天壮举,我们民族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从本质上讲,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我们的民族因为创新而生生不息,发展壮大。而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一个没有创新和创造能力的人,根本就谈不上成功。
我们每个人都要有创新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用创新的精神来改进我们的学习和工作。
创新确实不容易,所以总是在创新前面加上“积极”、“勇于”、“大胆”之类的形容词。我们知道,中国从刀耕火种的远古,到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每前进一步都有着改革者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改革者没成功之前总是不被社会认可、鼓励,甚至是被排斥。
在面对新生事物时,我们要不畏惧它的到来,放飞自己的思维,学会勇于接受创新,这个世界才越来越好,时代的齿轮才会永远运转。